很多宝爸宝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家宝宝是牛奶蛋白过敏吗?”“为什么检查阴性还可能过敏?”“过敏会一辈子吗?”“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以吃羊奶/骆驼奶吗?”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1
什么是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属于食物过敏的一种,WHO定义食物过敏为免疫学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由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IgE、非IgE和混合机制介导产生,症状可累及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通俗来讲就是,宝宝的身体将摄入的牛奶蛋白“误判”为“坏蛋”,于是发动了身体的免疫系统开展“攻击”,从而导致身体表现出皮肤、呼吸、消化等一系列过敏症状。
2
为啥宝宝会过敏?
展开剩余77%遗传很重要:父母双方都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的儿童,过敏概率约70%;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过敏概率约为30%;而父母双方都没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发生过敏的机会约为15%。
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小宝宝肠道屏障弱,牛奶蛋白容易进入血液,引发免疫反应。
分娩方式:多项研究表明,分娩方式可能通过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定植、免疫系统发育等途径,间接影响宝宝过敏的发生风险,自然分娩可能降低过敏风险。
喂养方式:喂养方式是影响宝宝过敏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混合喂养等)通过提供的营养成分、免疫物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过敏的发生概率,母乳喂养是降低过敏风险的 “黄金选择”。
环境因素:妈妈孕期情况、宝宝生活环境等会改变体内菌群,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发育,过敏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牛奶蛋白过敏有哪些分类?
1
速发性(IgE介导)
宝宝喝奶后很快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潮红、血管性水肿,且可能表现出呼吸道症状。
2
迟发性(非IgE介导)
症状出现时间不定,多是肠胃问题,比如呕吐、腹泻、便秘,而皮肤表现往往为特应性皮炎(属于湿疹的一种),很少累及呼吸道。对婴幼儿而言,长期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还可继发贫血、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
4
怎么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呢?
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方法因类型而异:
IgE介导型:参考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判断(对非 IgE 介导型无参考价值)。
非IgE介导型:无可靠实验室手段,需通过2~6周试验性膳食回避,再结合口服激发试验(食物过敏诊断金标准,有风险,需专业医师指导)确诊。
5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怎么办?
敲重点!回避过敏原,是目前避免牛奶蛋白过敏唯一有效的方法。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避开所有牛奶制品及含牛奶的食物,同时每天补800~1000mg钙。若不能缓解宝宝过敏的症状,需更换为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建议直接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注意,不建议用羊奶、骆驼奶替代牛奶,因为它们和牛奶蛋白很像,容易交叉过敏。
选奶粉时,深度水解奶粉口感稍好、性价比高,但会有约10%的宝宝不耐受,建议严重过敏首选氨基酸奶粉。
6
牛奶蛋白过敏是终身的吗?
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随着免疫系统和肠道屏障功能的逐渐成熟,会在2~3岁左右自然缓解(即获得对牛奶蛋白的免疫耐受),仅少部分会伴随一生,因此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
诊断有牛奶蛋白过敏且已经在使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的宝宝,建议定期(每3~6月)找专科医生复查,避免自行转为普通奶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转奶。
从科学角度而言,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同普通配方奶粉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食用同样能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但母乳喂养始终是婴儿最理想的选择,其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等对宝宝健康和预防过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无特殊情况(如牛奶蛋白过敏且无法母乳喂养),应优先坚持母乳喂养。
来源:义乌市妇幼保健院
指导专家: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曹旭英
编辑:王春花
校审:金洪星、牟晋超、楼永明
发布于:北京市正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